文章详情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文章详情
0.55%费率的POS机与费率0.6%的POS机哪个好
匿名
发表于:2025年4月11日 12:11
分类:【选购指南】
134次阅读
支付江湖
价格战在支付领域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主题,因此在市场上,你能够见到形形色色的费率,从 0.38 到 0.69 再加上 3 都有所存在。然而,占据主流的依然是以收割模式的 0.55%以及稳定版的 0.6%稍多一些。通常情况下,只要一问,那些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大多都会宣称自己使用的机器费率是 0.55%,并且多数还会颇为得意地强调其价格便宜!这让许多刚刚涉足这个行业的新手们感到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清楚,在 96 费改之后,央行制定了官方的标准指导费率分配比例,也就是说 0.60%的费率才是正常的范围,那么怎么又突然冒出一个 0.55%的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众所周知,支付行业的竞争一直处于白热化状态,而且越来越没有底线,这导致行业乱象丛生,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因如此,央行才出面重新制定规则,其本意是让第三方支付行业回归理性,或者说收敛一下这种混乱的局面。然而,政策出台没过多长时间,各大支付公司和各大代理商就又故伎重演了,依然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套路始终是第一位的。
接下来,笔者为大家算一笔账。发卡行的成本是 0.45%,通道费为 0.0325%,银联品牌使用费是 0.02%,仅仅是外部成本价就已经达到了 0.5025%。再加上垫资秒到的成本 0.02%,代理商的利润 0.08%到 0.1%,以及支付公司的运营成本 0.02%到 0.03%,总体算下来,支付公司的总成本在 0.625%到 0.655%之间。可以说,终端费率为 0.6 的已经处于赔本或者微利的状态了,那么 0.55%的费率岂不是让大家连饭都吃不上了吗?但是在市场上却充斥着众多 0.55%费率的产品,这又是为什么呢?相信大多数人都对此感到困惑。
真相一:0.55%的费率其实是支付公司的一种营销手段,就如同滴滴刚开始时的补贴大战一样,前期通过补贴来降低获取客户和开拓市场的难度。然而,不同的是,支付公司的耐心并没有那么大且持久,一般的保护周期为 3 到 6 个月,并且这个时间是从产品发布开始计算的,而不是代理商的拿货时间。过了这个保护期,支付公司肯定会上调结算费率和终端费率,涨幅一般在万 6 到万 10 左右。涨价的后果非常简单,那就是用户的大量流失。在支付行业,最大的特色就是管道收入,机器铺设和用户开拓就是搭建管道的过程,但是涨价会直接导致你前期搭建的管道坍塌大半,一年之后可能会坍塌百分之七八十,只剩下一些残羹剩饭。运气好的代理商或者大型代理商因为有分层协议,还能够弥补一下前期的投入,但是大多数中小代理商都会亏得血本无归。
真相二:0.55%费率的背后除了涨价之外,一般还伴随着 TM(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情况或操作),否则支付公司是无法承受如此长久的成本投入的。如果说上面那个真相主要影响的是代理商,那么 TM 就会直接损害到用户的利益。现在各家银行的风控都在不断加强,采取的措施也越来越严格,轻则降低额度,重则封卡。所以,仅仅因为节省了几十块的手续费,却导致被降额或者封卡,两者相比,孰轻孰重,相信所有的用户都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世上从来都没有免费的午餐,用户在享受低费率的同时,实际上已经承受了更大的损失,这就是套路的可怕之处。
以上两点解释仅仅是一家之言,可能各家支付公司还有其他的考量和套路。但是总体而言,低费率这种恶性竞争带来的就是从业者与用户对支付行业越来越差的印象和不信任感的加剧,从而进一步恶化了支付从业者的展业环境,社会公信力和公众心理评价也进一步降低。可以说是伤敌 1000,自伤也 1000。也希望后续各位有志向的老板们都能够回归到商业本质,诚信经营,苦练内功,凭借着真正的实力实现市场的新突破,真正达到自我和行业双赢的局面,还支付行业一个朗朗乾坤。
声明 本文属于本站 原创作品,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请尊重作者的创作成果,转载、引用自觉附上本文永久地址: http://dxfmi.live/x/art/nnx3xu9ig5r9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区
作者名片

- 作者昵称:匿名
- 原创文章:32篇
- 转载文章:0篇
- 加入本站:37天
作者其他文章
站点信息
- 扫一扫关注微信:
